初心,在扶貧路上綻放光芒
去年12月25日,張向陽的女兒在產房待了16個小時,他在龍山縣八面山上的云頂村忙得脫不了身。他說,要是女兒出了什么事,他肯定無法原諒自己。
今年早些時候,龍劍剛的母親住院一個月,他只去醫院探望過一次。其間,他一直在鳳凰縣臘爾山上的夯卡村抓產業發展。
石訊的孩子才一個多月大,千不舍萬不舍,他依然要宿村,村里還有許多事等著他去做。
……
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:扶貧人。
10月8日至13日,本報記者先后走訪了龍山縣里耶鎮、靛房鎮,永順縣青坪鎮,保靖縣遷陵鎮,花垣縣補抽鄉以及鳳凰縣臘爾山鎮。探訪扶貧戰場、訪談扶貧人,聊扶貧,聊生活,聊理想。
湘西州是全國最受矚目的扶貧戰場。湘西州駐村扶貧隊員每月住村20天以上,以村為家,夯基礎,謀產業,惠民生,以最大的決心、最大的力度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,幫助貧困村脫貧摘帽。
省紅十字會駐永順縣青坪鎮洞坎河村第一支書楊燚久居長沙,去年初來到洞坎河時,“天亮不得天黑,天黑不得天亮”,面對對女干部質疑的村民、面對錯綜復雜的村情和產業空白的狀況,她不知從何下手,也不知道怎么證明自己。慢慢地,她一戶一戶人家走訪,一件小事一件小事解決,逐漸贏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擁護?,F在幾乎每次從長沙過來,都會看到有村民把新鮮蔬菜放在宿村點。她說,她在這里實踐了一個黨員干部的初心。
瀘溪小伙張輝去年年初考了上龍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,上班不到一個月被派駐離城一個多小時車程的靛房鎮扶貧。一年下來,跟新婚的妻子見面的日子不到兩個月。他一面深感愧對家庭,一面想到正在參與一項偉大的事業,他說,苦和累都可以不計較,這是為人民服務,光榮。
州政府辦干部楊輝來到保靖縣遷陵鎮踏梯村時,這個貧困村極其罕見地連續兩年沒有一戶脫貧,擺在他面前是特別復雜的村情。他一面修路、發展產業,一面想辦法把村民攏到一起。今年10月中旬,村里發動為受火災的保靖官莊捐款,這個深度貧困村竟然空前齊心,一天不到捐了1.2萬元。他說,這么團結的集體讓他感到脫貧摘帽有望,有一種不負使命的成就感。
州駐村辦相關負責人表示,自十八大以來,全州有1.3萬人參與駐村扶貧,他們“一把電筒、一件雨衣、一雙雨鞋、一個水壺、一個筆記本”,帶著感情和責任,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,與老百姓打成一片,彰顯了新時期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。
相關文檔: